據<<內經>>謂:”久宛則除之”,即指久年老病必須放血去除。
一般而言,病久則邪氣盛,血脈不得通,乃宛陳於該處,平常血行尚能通過,則不覺痛楚,天陰作雨,氣壓改變,脈道益狹,氣血通過困難,雖然可經針灸或按摩行氣通血,唯病久邪深,血不暢行,則針去病仍存在,縱然得以治療,時間拖累甚多,卻有復發可能,因此可以考慮刺絡(放血),血去則痛止,即:"治風宜治血,血行風自滅"。
據經驗,刺絡以同側效果為佳,且宜遠處施術,"瀉絡遠針,頭有病而腳上針",同理上有病下面治,下有病而上面針。
應用案例 : (節錄部份雜誌期刊報導)
相傳扁鵲在百會穴刺絡治癒虢太子「屍厥」,
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「頭風症」。
安徽省李秀珍及王崢用刺血療法,協助57位膽囊炎、膽結石之患者,他們以三稜針,刺入身體淺表之靜脈血管約0.5~1吋,加拔火罐5~10分鐘,出血量約50毫升左右,選取之穴位為三陰交或陽陵泉、曲澤、膽俞,約15~20天刺血一次,總有效率為92%。
湖北譚德福以刺血療法,將十宣放血,協助76位因肺炎、麻疹、急性扁桃腺炎、急性菌痢疾病初起之高熱、驚厥全獲效果。刺少商、十宣出血,以協助19位急性扁桃腺炎、急性喉炎之小兒,皆改善症狀。用梅花針擊扣34位股外側皮神經炎之患者,出血後拔罐10~15分鐘,症狀改善。
又用三稜針點刺21位小兒疳積(小兒營養不良)患者中指第一指節掌面,並擠出血水或黃血黏液,四天一次,五次為一療程,症狀皆獲改善。大陸1974年新醫學雜誌報導31位瘧疾患者,在發病前1~2小時用三稜針刺膕窩小靜脈,放血0.3~0.5毫升,隨後以藥棉按壓止血,23例在治療前塗片檢查為瘧原蟲陽性者,治療後再檢查為陰性。
湖南中醫雜誌4卷16期報導用絡合碘消毒扁桃腺體及其周圍後,再用三稜針或注射針頭,點刺扁桃腺體紅腫部位七處,以出血為度,再以絡合碘棉擦去血跡,10小時後再操作一次,直到痊癒,80位急性患者,一日內治好的有12位,二日內治癒者40例,三日治癒23例,四日治癒3例,無效2例。
上海中醫藥雜誌報導,若患者體溫為37°C,則在少商、商陽穴刺血,若體溫在38°C以上,加關沖穴,三稜針刺血,配天容、合谷、內庭、曲池,每日一次,協助30位急性扁桃腺炎患者。
浙江省張鍵康利用委中穴三稜針放血,協助急性腰扭傷患者,效果非常顯著。
中國針灸雜誌報導取後谿為穴,配曲池、足三里,在後谿穴點刺放血幾滴,曲池、足三里快速強刺激,不留針,隔日一次,協助蕁麻疹患者。
台光田醫院治療temporal area頭痛(即顳部頭痛、偏頭痛)二十載之女性患者,在其雙腳下,發現有靜脈充血現象(vein engorgement),以注射針頭放血,則對側之頭痛馬上緩解,再扎手部的後谿穴,治療效果達百分之九十。急性腰扭傷,俗稱閃了腰,在委中穴可見小血管呈紫青色,消毒後以針放血,血噴之而出,似有壓力,再讓病人前後動一動,疼痛馬上緩解百分之八十。

由於肩頸是大腦的總開關,上注於頭部和臉部的血液都要經過肩頸。
中醫講到清理血瘀最好的良方即是打通氣血,假如氣血不暢的話,血液中的毒素堆積在肩頸,就會使肩頸硬化。
毒素堆積在肩頸今後就會壓榨血管,使血液無法極好的輸送到頭部和臉部,就會致使頭部的頭暈、頭痛、大腦供氧缺乏,易疲憊、睡覺質量降低、記憶力減退,還會致使臉部發黃、發暗、長斑、肌膚變老等。
由於人體循環是從上往下,當人體內毒素較多的時侯,毒素首要堆積的本地即是肩頸,由於肩頸是人體的十字路口,請重視肩頸部健康。毒素堆積就會形成肩頸硬化、變老。當肩頸氣血不通就會形成頭部腦下垂體的養分缺乏,不能極好的排泄成長動情激素,尤其是女性,就會直接致使內分泌失調,提早進入更年期!
五十肩原來是過早衰老的原因之一!
刺絡(puncturing collateral)
放血(bleeding therapy)
三棱針法(three edged needle therapy)